close

  長江商報消息 14日,蘭州市官方回應質疑,通報自來水苯污染應急處置工作。通報認為,蘭州市政府在整個事件的核實認定、應急處置、信息披露方面是及時的、準確的、嚴肅的,第一時間停運了苯滲入的自流溝,把事件影響控制到了最小程度。
  蘭州市官方的回應,並不能令人信服。
  苯是一種石油化工產品,長期大劑量吸入和皮膚接觸會對人體的造血系統產生損害,如果出現苯中毒,則容易引發白血病、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。自來水苯超標,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命健康安全,自是一起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。按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》第20條規定,有關單位應2小時內執行突發事件應急報告;但威立雅水務公司在10日15時即檢出自來水苯超標,何以11日凌晨5時才上報衛生局?威立雅有關人士13日曾表示“並沒有推遲公佈污染的意思”,但何以竟棄規定如敝履?而蘭州市官方接報後,當日下午16時,有關部門才發佈飲用水安全警示,正如有網民稱,5點接報,11點才停運初判可能苯滲入的自流溝,6個小時,受污染的水都流遍全城的管道,老百姓都喝下去了。如此遲緩的“應急處置”,何談“及時”?
  從10日15時發現自來水苯超標,到11日16時發佈飲用水安全警示,足約25小時。其實,這已是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的“第三季”。
  “第一季”發生於3月,有關部門還進行了“闢謠”,如3月8日《蘭州晨報》頭版白紙黑字:《近日居民反映自來水有異味 蘭州市多部門監測顯示 :蘭州市自來水水質全面達標》。
  “第二季”發生於4月初,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有關負責人證實,威立雅在4月2日也曾檢出出廠水苯含量為13微克/升左右,超過國家限制標準,但並未向外界透露。
  從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的“三季”發展來看,正是一個從“疾在腠理”到“病在肌膚”到“病在腸胃”再到“病在骨髓”的過程;與之對應的,則是蘭州市官方的先是“闢謠”,繼而隱瞞,到最後紙包不住火。因為“第三季”里,11日凌晨2時檢測值為200微克/升,已超國家限值的10微克/升標準多達20倍。
  “大道不暢,小道飛揚”,突發公共事件發生,官方真實、權威信息的及時、迅速發佈,能夠驅散謠言,消除社會恐慌,這是常識。居民此前關於自來水苯超標的傳言並未失真,倒是蘭州市官方的“闢謠”成了“謠言”,十足諷刺。先是製造“官謠”,繼以隱瞞信息,到紙包不住火了再滯緩的信息披露,無論出諸何種原因,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,也是以嚴重透支政府公信力為代價的。即如此次,11日17時,蘭州市政府宣佈“未來24小時,自來水不宜飲用,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響”,受訪的10多位市民均發出疑問,“24小時根據什麼確定,24小時後能否消除影響”,表示出不信任。
  其實,“官謠”我們已經屢見不鮮,如上月25日杭州市小汽車限牌令“半夜雞叫”事件,之前杭州市官方曾10餘次闢謠,稱絕不限牌,結果卻是“突然襲擊”。
  近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》,指出須“確保公開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,避免出現不實信息甚至‘官謠’現象”;而要落到實處,則還須以對“官謠”的炮製者進行嚴厲問責為後盾。這也是此次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中,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。
  ■本報評論員 於立生  (原標題:“闢謠”成了“謠言”須以問責治“官謠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81wevgw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